南甸子镇认真开展“七五”普法工作
为了认真做好“七五”普法工作,南甸子镇在县依法治县办的正确指导下,紧紧围绕党委、政府中心工作,深入开展“七五”普法宣传、依法治理工作,各项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,全体公民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,普法宣传活动扎实推进,全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有显著提高。
一、精心组织部署,夯实工作基础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镇党委、镇政府高度重视“七五”普法工作,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镇“十三五”规划,制定了全镇“七五”普法规划,对“七五”普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。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,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。全镇上下形成了党委领导、人大监督、政府实施、各部门齐抓共管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。二是完善制度体系。制定了“七五”普法依法治镇规划任务分解表,为开展全镇“七五”普法工作提供依据,形成了职责明确、规范管理、注重实效等行之有效、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制度,促进“七五”普法工作规范化发展。三是健全普法队伍。加强基层普法队伍建设,全镇形成以司法所为主,镇各职能部门为辅、村、社区专人配合的普法队伍,在各村、社区设立“七五”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8个,普法对象为村民和社区居民,深入开展各种法律法规宣传,收到较好的效果。四是落实经费保障。镇政府把普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,根据工作需要逐年增加。经费从“七五”普法开始按人均0.5元的标准下拨,为普法工作提供扎实物质保障。
二、创新普法形式,增强工作实效
我镇紧扣“七五”普法规划,不断创新形势,精心组织安排,不断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。
1、丰富载体,探索新形势下的普法方式。一是加强多渠道宣传,扩大法律教育影响力。利用广播、报刊、微信、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报道,宣传法治精神,提高群众的法律水平和道德素质。二是开展法律宣传系列活动,丰富普法教育内容。按照“谁执法、谁普法、谁主管、谁负责”的原则,全面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普及教育活动。镇计生办通过农贸大集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法、二台政策等法律法规宣传,散发宣传单1000余份;镇企业服务站在6月份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,在镇主干路上悬挂横幅6幅,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;镇派出所先后进行扫黑除恶、危险化学品专项活动,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;镇林业站在春秋护林防火期间张贴标语800份、悬挂条幅30条、插防火旗300面,广泛宣传森林法和秸秆禁烧等法律政策;镇司法所在“12.4”法制宣传日与镇有关单位联办两场法制宣传活动,进行法制图片展览、法律咨询等活动;镇综治办和派出所联合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,提高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各种邪教活动,净化了社会环境。农业、水利、文化、团委、妇联等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活动,通过不断丰富载体,增强普法实效,把法治道德理念融入人心,深受群众欢迎。
2、突出重点,加强对特定人群的普法工作。一是加强对镇村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。通过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,提升镇领导班子成员法律水平;利用机关早会和党员会议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“党章”、“准则”“条例”、八项规定等法律法规学习,提升机关干部学法守法意识;各村、社区组织两委班子、党员、村(居)民代表学习国家各项法律法规,提升相关人员的知法懂法观念。二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。我镇每年开展一次法律进校园活动,法律进校园工作已成为常态化。通过开展“法律进校园”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遵法守法认识。三是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。抓好企业依法经营、依法管理,有利于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。真企业站每年都组织企业专业技术员工到县里参加技能业务培训,不定期到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宣传,促进企业依法依规生产,确保全镇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。镇派出所开展了“进企业走访”活动,进一步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。四是加强特殊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。做好针对社区矫正与刑释解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,确保社会的安定稳定重点。镇司法所每月至少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一次法律知识学习、一次集体劳动。
3、服务大局,开展专项整治法制宣传工作。近年来,我镇紧密结合全镇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,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适时开展依法治地、治水、治路、治污等专项治理工作,为群众办好实事、办难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。在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,认真进行土地承包法宣传,妥善化解土地纠纷,圆满完成确权工作。在迎接国家环保督查工作时,针对交办的环保案件,一方面抓好处理工作,一方面组织开展环保法、水法等法律法规宣传,收到较好的效果。在落实一事一议村组巷路建设过程中,广泛开展交通法宣传。镇派出所通过组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活动,切实维护社会稳定,确保群众安居乐业。
三、推进基层普法,提升法律水准
我镇通过加强村(居)普法依法治理工作,扎实开展法律“七进”活动,全面提升社会法治水平。
1、加强社会法律基础建设。一是培育农村“法律调解员”,通过健全镇村(社区)法律调解网络,配备法律调解员45名,协助镇村(居)调解本辖区内的民事矛盾纠纷,有针对性的开展法律服务活动;二是壮大了农村普法骨干力量,组织村(居)两委干部进行法律等知识培训60多人次;三是完善村(居)普法设施,给各村、社区发放农村“七五”普法书籍2000余册。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,播放以案释法案例,丰富了乡村学法资料;四是积极推进社区“四个一”(即一个法制宣传橱窗、一个法律图书角、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队伍、每季度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)建设,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。
2、完善基层制度建设,全面推进“民主法治示范村”创建。全镇各村(居)委会基本实行了村务决策听证制度,村级财务报账制度,村集体资产出让、资源开发利用公开竞价和招标投标制度,“四议一审两公开”制度全面落实,村(居)民开展自治活动,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和规范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